《诚信是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
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及行为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听过的哪些关于诚实守
信的故事或事例吗?(学生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f二、课件出示第8页故事情节,并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我们来做个调查,看看你们当中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你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你们的理由又是什么。
三、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四、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故事能流传至今,说明诚实守信的美德是代代相
f传,它早已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了)五、真心话大表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
是否一直跟着我们?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不诚实,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心里是什么感受?结合自己个人实际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谈谈自己对诚实守信的认识。(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这是诚实的表现。人拥有诚实的品质比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