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行的,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真正的生命对话时,这种由意义而引起的共鸣会使师生双方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跳动的活力、一份探索的愉悦、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与冲动,而在这个意义生成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文本或是活动也因意义的昭示而最终得以完成。因此,唤醒教育是一种以意义为媒介,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包括教师和文本在内的全方位的唤醒。
另一方面,从学生发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也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张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培育成一个社会人。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基本的生存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意识、精神)的转向”。
再次,唤醒教育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觉醒、改进、发展的过程。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说,强调教育对人格的作用是以生命为中心不
f断发展的。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教育。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觉醒与领悟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真切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我,从而逐渐地根据真实的自我来自由自觉地建构与完善自我。人的一生永远处在动态的自我觉醒、理解、生成与建构的过程中,处在由种生命(自然生命)向类生命(自为生命)的永恒超越与趋向之中。
(二唤醒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1)、唤醒教育强调教育的创造性。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中,教师要饱含深情对学生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就会变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对学生内在生命力的唤醒,是一个不断自我繁衍、自我创新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也是有情感的生命主体,在以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