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扩大与延伸,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春天复苏的万物,由所见所闻再次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总结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语文能力与技巧的日益积累,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课文就要深刻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总结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技巧的运用水平。比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完这深情的文章后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对生活中父亲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表达。而在写作以前,教师则可以再次引入《背影》一课的阅读结构,将其分为思念父亲、难忘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告别父亲、难忘背影、再现背影的思路,让学生从总体上看清作者写作的结构与方法,把握重点与细节,进一步明确作者对父亲情感的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写作能力。
3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细节的描绘处理
初中语文文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学生在进行阅读中教师就应要求学生必须读透教材,并从中找寻细节描述的范例,从而获取更多的写作经验,于是获取写作与阅读之间的信息输出的迁移。比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由于鲁迅先生对孔乙己两次的出场分别采用了不相同的肖像描写与神态描写,那么学生就要注意不同描写手法的特色与作用。如第一次描述中提到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时常夹些伤痕”等,这些语句在表明了孔乙己穷酸潦倒的同时,也暗含了对其社会地位的一种暗示。而在第二次出场中,相关细节描述的语句包括“脸上黑而且瘦”“满手是泥”等,这就揭示了他遭遇的悲惨。再如动作的细节,在第二次出场中用到了一个“摸”字来接“排出九文大钱”,这就再一次表明孔乙己的悲惨境地。这些细节描写更能深刻地表达鲁迅先生写文的思想,确保了文章更有感染力与感召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在写作中渗透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创设写作情境,真正学习语文技巧,提高语文水平。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中学。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