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车商渠道开拓的现实与困惑
不期而至的增长放缓让中国汽车经销商对未来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心态。对豪华车有信心,对自主品牌没信心;对大经销商集团有信心,对汽车经销的未来没信心。毫无疑问,经销商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主机厂的战略转变,并将影响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如果说2010年的中国汽车经销商还在积极地谋划上市,而进入2011年这个话题则开始转变,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来,业内几乎听不到某家经销商集团正在计划上市,相反兼并与重组开始逐渐成为业内的焦点。这种市场变化,一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单车利润降低,汽车经销逐渐步入微利时代;二是市场低增长时代的到来。这样销量和单车利润双降低的情况下,经销商IPO之路开始困难重重,不仅是外部投资商,甚至业内有的经销商也已着手打算卖掉手中店面,改作他用。大鱼吃小鱼般的兼并重组,或许从来就是市场的主旋律,但它从来没像2011年这般,以大经销商集团之间互相吞并的形式进行。大连中升以643亿元收购了龙华汽车,正通汽车以55亿元吞下了中汽南方,这种趋势甚至延续到了2012年,有消息称,新疆广汇正准备南下收购四川申蓉。《汽车商业评论》的一份调查显示,这一轮经销商集团的兼并重组的对象重在争夺优质资源,同样在新一轮的投资中,豪华品牌几乎全都成了这些大经销商集团竞相角逐的目标,自主品牌则几乎不被提到。自主品牌渠道困境中国汽车的第一个增长期,是以一、二线市场新车的迅速普及为代表,这一增长期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基本完成,只不过在各项刺激政策的掩饰下才得以在2010年继续维持了一个高速增长。所以当2011年刺激政策悉数退出之后,2011年的新车销售就已基本回落。而中国汽车市场能在2010年延续辉煌,以及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发展,依靠的就是三、四线市场的新车普及。这个市场从2009年初开始爆发,自东向西蔓延,2011年中国新车市场只增长了23,而三、四线市场的增长却维持在40以上,特别是在中西部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接近90的增长。原来这部分市场主要由奇瑞、吉利、比亚迪,以及各类微面等低端自主品牌控制,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合资品牌利用资源和产品的优势,用不到2年的时间,迅速占领了这部分市场。而像MG、荣威、奔腾、传祺、风神等后来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则并没有在这个市场上获得应有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它们的店面。《汽车商业评论》对一汽奔腾、广汽乘用车、吉利帝豪等企业渠道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