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惯,每天早上到学校都会主动擦黑板;由于该生住校,基本每天都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如今,可以和他人交流,有时还会主动对老师提出要求,吐字语音比以前清晰一些;能在学校内进行轮滑运动,美术课上可以创作作品,还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上课纪律很好,机械记忆很好,而且有一定计算能力,可以集中注意力上课。可见,蔡XX的成长和进步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他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训练以后,他在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社交、爱好方面进步更快。自我校孤独症课题开展以来,我不断从实践中探索、思索自闭症儿童所需要的最做好的、最恰当的教育。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下面,我就对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如下论述。问题一:我校对自闭症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已经有一年多了。最近,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障碍出现了反弹现象,有些自闭症儿童反复的行为障碍,搞得我们对他们的表现十分失望,不乏有些动摇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继续教育的信心和希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解决方法:作为一名自闭症教育者,首先要明确“正向发展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在训练过程中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教育者可以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比如:我班蔡XX同学,以前总喜欢打喷嚏(而且不分场合、地点和方向),这样的行为对他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但是打喷嚏是不能硬性制止的,所以必须尝试训练他:每次,在他打喷嚏的时候,我都让他用手将自己的嘴捂上,并利用每天吃饭和课间的时间对其进行随时性的行为矫正,这样的训练大约持续了1学期,效果显著,现在蔡XX已经养成了打喷嚏时要捂嘴的生活习惯了。
f在这里教育者要注意: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出现刻板的行为特征,从而养成习惯,教育者要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选择训练内容时要慎重。另外,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