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跟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还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特点:(一)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和各种养料。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形成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二)季节性和周期性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显著,可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简要说明如下:(一)气候光热、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因为太阳光热是植物物质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植
f物体的干物质(除去水分的物质)中9095%是通过光合作用得来的,只有510%来自根部吸收的养分。所以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热条件。各地纬度不同,作物的分布也不同。例如柑桔生长于亚热带,苹果生长于暖温带,甘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甜菜则生长于凉爽的中温带。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纬度低,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高纬地区,无霜期短,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困难。除热量条件外,作物生长还必须有水分,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水分条件。过干和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气候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农业生产常具有不稳定性。大风、暴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也常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二)水源光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灌溉。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雪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反之,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方,农业生产就有很大困难。(三)地形世界各地的地形多种多样,直接、间接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例如,许多平原地区地势广阔平坦,土层深厚,不仅易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