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大片耕地,便于生产操作,而且有利于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丘陵、山地的缓坡也可修筑梯田,种
f植庄稼,但地块较小,不易集中连片,水利化、机械化也比较困难。但山区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的条件比较优越。其次,由于海拔不同,使热量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因此,不同海拔,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同。我国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海拔600到900米为河谷盆地,是玉米、高粱、棉花带;900到1200米为谷子、马铃薯、冬麦带;1200到1500米为谷子、马铃薯、莜麦带;1500米到2000米为高寒山区莜麦、马铃薯带;2000米以上则不能种植作物。但在西藏聂拉木县(北纬28°)海拔4700米处的阳坡还种植了青稞。这是因为那里日照强,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处的农业生产。(四)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各地土壤种类不同,适于生长不同的作物。肥沃的土壤,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方。此外,各种不同的作物常有不同的害虫破坏其生长,从而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因此,需要采用生物措施或及时施用农药,以消灭害虫。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f(一)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国家或地方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税收办法,限制或鼓励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提高或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等做法,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或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就要求农业提供商品粮及副食品。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这是因为城市人口每日需要大量这类产品,如果生产地距离城市较远,需要长距离运输,非但要增加成本,也容易使产品损耗或腐烂变质。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设备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三)市场需要量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很大。当市场上对一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大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民就会设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者扩大种植面积。反过来,农民就会缩减某种产品的生产。除去以上因素之外,不同的劳动力条件、各地的生产习惯等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