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班级:13会本19班姓名:方韵涵学号:2013102021907摘要:“中国制造”这一现象令世人瞩目,中国对外贸易在此基础之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出口产品却存在自主品牌少、利润低、贸易摩擦增加的趋势。以低廉成本而取得的制造优势显然不再适合当今的形式,因此,中国产品的出口当从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出口产品的品牌战略两方面下一番苦功。
一、“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
1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有品牌。
(1)缺乏核心技术。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占据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但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却被外资控制。据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以苹果公司产品ipho
e的价值构成为例,尽管其是在中国组装,但事实上中国工厂所获得的价值微乎其微,仅占成本的18。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苹果公司却获得巨额利润,据估算每部ipho
e为美国GDP贡献达400美元。专利技术的缺失让中国制造处处受制于人,我们只能依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给西方跨国公司打工,陷入了“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的怪圈。(2)缺乏自有品牌。品牌是一个公司在用户脑海中所有印象的总和,代表了相关的一切,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收入。我国虽然是产量大国,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20,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在中国制造的环境中,我们的加工业主要是为品牌产品服务,尽管我们承揽了产品制造的绝大部分环节,但品牌却是用别的国家的,我们只赚取十分低廉的加工费。我们制造的产品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大,这个品牌的价值就越大,但品牌价值的提升与我们加工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反,因为品牌越来越响,为其加工的企业为了争得订单,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加剧,反而导致了加工企业利润的下降,这就是我们没有自己自主品牌的恶性循环。
2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f(1)劳动力成本上升。期以来,“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廉价劳动力,然而这个优势正在减弱。近几年来,各地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涨幅大大高于GDP的增幅。许多工厂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导致了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与此同时,来自国际的竞争更加剧了中国人力资本这种比较优势的消失,有数据表明,越南劳动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