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审计也正在经历这个历史阶段。在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要严格按审计方案实施,调配好审计资源,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的效益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把好取证合规、事实准确、评价共识三关,特别是效益审计的评价,要把“是”与“否”结合,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但是否定应是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和方法,不是就问题谈问题,而是就
f问题找效益,促效益,这样的评价,才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各方才会形成共识评价。在实施阶段,审计机关与被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和专家之间就应形成评价共识,只有达到共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益评价也是如此。
三、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思考
要开展好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并取得较好效果,实践中需要把握并深入思考的是:
一调查中选项目
效益审计的选项至关重要,选对项目,审计就成功了一半。在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之前,首先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思路,即明确是把部门预算执行作为整体项目还是把专项职能或专项资金作为具体项目;二是要有调查方案,即围绕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立项要求制订调查方案,这种方案不同于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实施方案,它根据效益审计的立项目标、可行性和审计要达到的效果来制定;三是预计投入产出比,即效益审计也要讲审计成本,使审计资源的投入与审计结果产出达到最优的比价效益;四是抓住特点调查,即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要抓住部门行业特点和预算管理特点,抓住了特点,调查才会有针对性,有新意,立项才有鲜明的效益特征;五是要找准问题,即现阶段我国的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应围绕揭露影响效益的问题来展开。为此,我们要抓住决策失误和损失浪费两个要害问题,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来看待这些问题,评价体制、机制上的漏洞。调查找准了问题,就为效益审计的立项和开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总之,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选项调查,是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立项、实施的前提。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效益审计没有完全统一、普遍适用的评价指标,而只能根据效益审计项目的不同,建立适应该项目需要的、具体的评价指标。因此,建立的评价指标是否科学,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所开展的效益审计是否成功,是否能达到目的。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也一样,必须根据该项目的需要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指标体系有两个关键要素:目标和依据。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