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所有收入、支出都要按规定的科目列入预算管理,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可视情况实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多种管理方式。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部门不同,部门预算的具体内容也不同,因此显现出各部
f门预算执行之间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各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在实施审计时很好地把握这些特征。
有了正确的观念,把握了效益审计的共性和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特性,在选项时还应该注意把握整体和局部、全面和具体的关系。也就是说,选项时,既可以把部门预算执行作为一个整体项目,也可以把部门预算中的某一方面内容或某一具体项目作为效益审计项目,这主要应从审计对象、审计资源、审计效果等方面加以考虑。
二、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实施
组织实施是搞好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在实施中应着眼于影响效益的问题,通过揭露问题,健全部门预算执行的制度和机制,发挥预算资金的管理效益。
一计划和预算管理的问题
计划安排、预算管理是预算执行审计最基本的内容。预算执行效益审计首先要关注在计划和预算管理中寻找影响效益的问题。这就是要审查计划和预算安排的合规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对投资计划和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资金到位的及时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果计划和预算出问题,效益上就会出问题。实践中往往出现计划安排不科学、不实际,、甚至出现虚假项目现象;有的项目小、预算大,甚至没有项目,虚假预算;有的项目计划与预算脱节。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部门预算执行的效益。
二履行职能的问题
部门预算执行是为了履行部门职能。因此,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一定要与检查部门履行职能的情况相结合。因此,在实践中,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要关注预算执行中的管理问题、职责问题,尤其要关注部门决策是否适当、科学。如果决策失误,效益尽失;如果职责缺位,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又做,职责缺位和越位都会影响效益。
三专项资金使用的问题
专项资金在部门预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专项资金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很强。因此,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要关注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效益审计专项资金与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的着眼点不同,效益审计应重点关注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不能囿于合规性。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秩序和法律环境看,通过问题看效益,通过整改问题促效益,是当前中国效益审计所要经历和正在经历的阶段。部门预算执行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