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则为432,远高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的指标(图6)。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是法人
f治理不完善,关联贷款发生频繁,且数额巨大;二是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很多城市商业银行还在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由于其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程度低,风险集中度非常严重;三是经营的地域范围相比其他银行较为局限。
图6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
(二)盈利状况城商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11年,城商行实现税后利润1081亿元,较2010年增长404(图7)。
图72007年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税后利润总额(亿元)
收入结构方面,利息收入占比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低是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普遍特征,这一点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尤为贴切。2011年,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852,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769;手
f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4,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93(图8)。个别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低的银行,比如包商银行和广东南粤银行,并非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高,而是由于投资收益较高。
图8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三)打破单一城市经营制,实行跨区域经营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城市制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家银行被限制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其资金势必集中到这些行业、产业和项目上,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偏高,带来巨大风险隐患。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但是,不论是资
f金的流入还是流出,都需要一个结算通道,而这恰恰是早期城市商业银行的软肋。显然,仅资金跨区流动,就已经超出了当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大量客户流失。在认识到这些弊端之后,随着2006年《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被逐渐放开,在监管部门和城商行的发展需要共同推动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