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尝试企业化经营。但由于总公司是学校内部公司,并未进行工商注册,限制了公司的对外开拓、人才引进等。学校认识到进行注册的重要性,于2002年出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浙江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新的后勤公司在企业化建设上作了一系列努力,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初步构建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全员聘任制,引进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以岗定薪,按绩论酬,实行企业化分配;改行政拨款制为服务收费制,建立起独立的财务体系,自负盈亏;推行成本核算,实行两级管理,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下属的经营实体;规范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后勤集团的企业化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我校几次召开后勤改革研讨会,研究企业化的实现模式。我们认识到后勤公司虽然已经注册,但为学校独资,产权单一,这是无法使后勤公司真正脱离学校的,也无法真正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模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意识到要使整个后勤集团公司短期内进行股份制改造也是不切实际的。基于此,我校确定了后勤实体企业化的渐进式道路:即通过员工持股组建专业化后勤服务实体,成熟一个注册一个,使后勤集团下属经营实体基本上注册为独立的法人企业。目前这一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已经注册组建的公司有5个。二、从国有独资到员工持股学校参股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产权多元化是后勤实体真正企业化的关键和突破口。前已述及,后勤实体的规范剥离必须注册为企业法人。但注册不过是形式,其关键是以什么样的产权模式进行注册。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形式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趋向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产权多元基础上的产权明晰,即“归属明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回顾前一段的后勤改革中为什么高校后勤体制不断向市场靠近,却难以进入市场,后勤实体总是难以进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境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是单独进行了后勤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而没有把它和产权制度改革与后勤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虽然有少数学校的后勤集团进行了注册,但一般均为国有独资或国有股占绝对地位的公司。这样虽然形式上变成了企业,但由于产权单一,实际上不能实现真正的事企分开,学校仍然承担着无限责任;更重要的是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