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语习得中年龄因素的浅析
作者:甘伦富唐荣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3期
前言: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很多,单从习得者自身角度考量,就包括了习得者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一般人们认为年龄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孩童在二语习得方面比成年人更有天赋,原因是孩童的可塑性更强。一些知名的语言学家也猜想是否存在某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里,人们二语习得速度越快,效果也越好。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Le
eberg于1967年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进而提出关键期假说(CriticalPeriodHypothesis,简称CHP)。然而,关键期是否存在以及其确切时段,至今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本文笔者将言简意赅地分析年龄因素和二语习得的关系。一、引言二语,即第二语言。从狭义上看,指的是除自己母语外的其他任何一种目标语言。二语习得即指的是对除母语以外的其他任何一种目标语言的习得。二语习得也是某种技能的掌握,在整个习得过程中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存在于二语习得的某种内在规律,并且把这种规律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过程,那么便有可能促进语言学习者更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二语习得最终的成效如何受制于诸多的因素,从习得者自身而言,包括了习得者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从非习得者自身而言,又包括语言环境、目标语本身(目标语的难易程度)等。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的语言专家学者对影响二语习得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比如Le
eberg在1967年提出的关键期假说,这一假说还存在缺陷,在业界仍备受争议。笔者认为在诸多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二、关键期假说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始于何时?又终于何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二语习得研究者。对于这些问题,在语言研究学界也是众说纷纭。Le
eberg最早于1967年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进而提出关键期假说,并把关键期假定为2岁到青春期前后。关键期假说的提出最初是针对母语习得的,但随后也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并且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也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假说进行了论证实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2001年Birdso
g提出了一种“机会窗口”(Wi
dowsofOpportu
ity)的现象,即学习者的学习潜力在某一段时间达到最大,甚至可以达到本族语的水平。但一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