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
在第一章“思维与情感的统一”这个教育过程的细节和奥秘中,他阐述了这样一个实例:词语怎样进入儿童的意识?儿童怎样借助词语学习思考?思维又怎样反过来发展语言?读着这些实例与观点和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共鸣。是的在口语表达和作文中,学生存在的词语勉强拼凑、笨拙、死记硬背、模糊不清、枯燥乏味。除了书读得不多,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眼前那扇通往周围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门关闭了。他们听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不到云雀的婉转的鸣唱,看不到一年四季多变的山村田野。
的确如此,离开了周围的世界,离开大自然,便离开了知识与创作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孩子们领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知识——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工厂去。学习用词语表达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差别,这样方能写出生动有趣,感人的文章。
苏霍姆林斯具有执着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使命。
f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