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现:“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并通过举例说明:“如1201中的0就在小数点的后面,如果把0去掉就变成121,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改变,因此不可以说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应该说成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检测到展示这种手段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互动交往中自主探究习得知识,锻炼了表达、思维等多种能力,让学习成果的内涵在展示交流中更加丰富。二、从小组到大组,拓宽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都渴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都希望展示自己的发现,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架设展示的舞台,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的形势下,展示交流应当成为“学的课堂”的主旋律。当下各地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流教学方式,然而展示交流却局限于小组内部的交流,往往缺乏较大范围的交流或者全班交流。为了扩大学习成果,实现更大领域的合作共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到全班层面。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从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不断拓宽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分享和提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充分扮演了一个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整堂课以学生的展示交流活动为核心,沿着学生的交流内容推进教学进程。首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孩子们四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汇报交流预学成果,共同探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尝试合作解决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在学生经过充分的组内交流后,组织了全班展示,邀请小组代表展示汇报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并提出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交由全班讨论,其他小组听后为他们出谋划策,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案,为他们有效地解决了难题。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集众人智慧,自主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了确定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范围的方法。从小组交流到大组展示,为学生搭建了更宽广的学习舞台,拓宽了更广阔的展示交流的空间。孩子们在互动交流中张扬了个性,融洽了感情,锻炼了勇气,提升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三、从作业到作品,靓化成果展示的形式学生学习成果一般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而作业是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媒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完成数学学习任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