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作者:徐丽麾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8期
摘要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个原则,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分析讨论了归化与异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对翻译实践中,归化与异化的动态选择依据,指明了两者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实践;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6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来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翻译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验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和手段。“异化”和“归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归化和异化是不可调和的,两种翻译方法也都各有推崇者,而我认为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不同的语境和情景之下,各有它们的优势和弊端。
一、异化与归化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常面临的两种选择。1813年,德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在其TheTra
slatorsI
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
izi
g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
gmethod。所谓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异化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
归化和异化,一个要求“接近读者”,一个要求“接近作者”,具有较强的界定性。归化和异化其实是在忠实地传达原作“说了什么”的基础之上,对是否尽可能展示原作是“怎么说”,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特有风味上采取的不同态度。两对术语相比,归化和异化更多地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即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的问题。
二、异化与归化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一)归化法
虽然归化法轻视源语文化对译语文化的借鉴作用,忽视两种文化之间的可理解性,可融合性以及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但是归化法重视译语的文化,即对译语读者来说是发扬译语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归化法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与理解层次,迎合译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读者的口味与审美情趣,能够打破原文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