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成三角形两个题目,强化本节两个知识点。想一想两个题目一是活跃课堂气氛,二是拓宽一点知识的用处。课时小节学生自己谈体会,既是对本节知识的复习,又对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进行了训练。作业:主要以作业本为主板书展示(略)111认识三角形(1)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f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准备活动: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教学过程一、新课: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三条边分别是,三个内角分别是。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长度为7cm的木棒呢?
二、巩固练习: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1)1,3,3(2)3,4,7(3)5,9,13(4)11,12,22(5)14,15,30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个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课堂检测: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1)2,3,3(2)3,5,7(3)5,9,14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cm和1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
f是
。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若X是剞,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4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6cm,另一边是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小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
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业:课本P85习题:1,2。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