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2、3次课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专业班级11临本9班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授课时间:第2、3周学时4
授课题目(章、节)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肝炎病毒种类、基因结构及抗原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及病理。临床分型及特点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法。2、熟悉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3、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2、教学难点: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病毒性肝炎200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2015年1月12日
f基本内容
复习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表面抗原抗体系统等(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在实验室检查部分讲解);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二、流行病学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乙型肝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5分钟共180分钟10分钟
10分钟
炎的流行病学特征。90分钟三、临床表现各型肝炎潜伏期一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多见;临床症状轻,且无黄疸。不同病毒引起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1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轻,黄疸较轻。2急性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感染、重叠感染。3急性甲、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二慢性肝炎1慢性肝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慢性肝炎临床分度:轻度、中毒、重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依据。三重型肝炎1重型肝炎的诱因:营养、劳累、损伤、感染等。2重型肝炎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3重型肝炎的分类:急、亚急、慢加急、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4亚急性和慢加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期:早、中、晚期。四淤胆型肝炎急、慢性淤胆型肝炎的诊断依据、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五肝炎后肝硬化30分钟四、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二尿常规检查三肝功能检查1、血清酶检测:ALT、AST检测的临床意义。2、血清胆红素检测:判定肝损伤程度。3、血清蛋白检测:白蛋白、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4、PTA检测5、血氨6、血糖7、血浆胆固醇四甲胎蛋白明显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