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案首页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讲授内容
课时安排教学目的
病毒性肝炎
2学时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案教学方法
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后记
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1、《传染病学》第八版,人卫出版社2、《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供8年制及七年制教材)。3、《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课堂中同学们对乙肝五对半的检查指征十分感兴趣,学习气氛浓厚,已初步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实验室指征。希望能将该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1
f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备注
步骤一【引入】
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间:5分钟)
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教与学的互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动能活跃课TB84μmolL,DB60μmolL,ALT>200uL。入堂气氛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概要
【步骤二】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
(时间:30分钟)
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
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18,按我国人口
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
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虽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举例联系周围,加深印象
一、概述:
(一)定义:
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
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
甲、乙、丙、丁、戊共五型。
2、病原体不同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疲乏、
无力、食欲不正、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
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
(二)病原学:
1、甲肝(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体
外抵抗力较低,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传染性高于
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在100℃加热5分钟可
使病毒灭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