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和老师各自表现如何等等。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二、结合新课标,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有效性,把课上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下功夫:
f(一)提高教师的认识,认真读懂新《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前,市局提出的省市一级小学的数学合格率分别为96和90的目标,本人认为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却把它片面地理解成只要抓住那几个(差生),可以放松一大片(中上生),只要保住合格率就可以了,因此,在“大力”转化后进生时忽略了培优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狭隘的错误思想认识,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举个例子,同样一个教学设计,在某些学校的班级上,人家学生思维活跃,回答提问见解新颖,创新性强,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处理能力强,师生配合很好。但把教案拿到自己的班上上,根本不是那种味道,学生思维跟不上不说,很多学生也不敢举手发言,一片沉默,课堂气氛怎能活跃?难道这不是“只抓那几个”的思想造成的吗?日复一日,不要说学生了,那怕连教师自己的思维、教育机智等也迟钝了。因此,认真读懂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认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二)认真读懂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配合《新课标》,人教社也出版了新的教材。但自从用了新教材以来,就不断地听到有老师说新教材比旧的教材更难教了,为什么呢?这其中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没有花时间去读懂教材,用了多年的旧教案现在不适用了。其实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更注重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它对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它更注重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算理的多样化。例如,现在的教材中出现的不再是旧教材中两三行白底黑字的“应用题”,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教材中信息的呈现有纯图片的、有半文字的半图片的、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