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节约图纸下发时间),产品生产完成后入库发货。减少大量重复性劳动。以工艺编制为例,一份工艺最少有20多张图纸,在借用时,就算只修改一个产品名称也要打开每张图纸一张一张的修改,实施PLM后,只打开一个文件进行修改就可将这份工艺全部修改。整个设计、生产流程实现产品图纸无纸化办公(除需发往外协厂的零件图纸外),以保证产品数据安全性。实现并行工程。以零件配套为例,生产计划要将整周的配套表编制打印后传至零件库,零件库再根据配套表进行零件配套再发往车间。实施PLM后,生产计划可以编制一张归档一张,然后零件配套发往车间,以节约时间。规范图纸标准,将设计图纸与技术规格书、合同订单关联,为以后实施ERP提供数据。目前,技术部图纸无统一标准,基本上是一人一个标准,给电子图纸管理带来很大麻烦。同时,如果没有实施PLM就实施ERP,ERP就得不到有效的产品信息数据支持,那其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也将大打折扣。在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应注意几个问题:四、在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应注意几个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没有公司高级管理层全力支持并亲自参与是不1、可能取得很大进展的。公司高级管理层对信息化的发展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把信息化的重要性放在战略高度建设信息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才能得到保障,二是指明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三是高级管理层如仅将建设体现在口头上,信息化的实际推进将是很困难的。2、因为信息化系统的推广需要参与的人员范围很广且改变了他们的工作习惯公司中有的人员可能采取漠视、观摩甚至抵制的态度来向上层的指令在消极态度面前层层削弱。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信息化建设超过预期的时间。3、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要由各部门出专人负责自己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特别是技术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图纸转换工作,这不仅需要专人负责,同时需要其他技术员共同协作。
PS:这篇建议提出了“公司信息化提高阶段建设的重点是实施PLM而不是ERP”的观点。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只是站在了一个技术员的角度在看待问题,并没有站在公司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所以,在经过几个月的仔细分析调研后,发现这个观点是不适合公司发展的。因为,公司目前需要的仅仅只是对电子图档的管理,而对成本控制、模拟报价、交货期及时回复等需求却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对库存的控制,所以
f在后期规划中推翻了这个观点,提出“先上ERP后上PLM”的观点。你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