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意图是否符合人的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爱美恨丑)心理冲突的情况:1双趋冲突,亦称接近接近型冲突,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双避冲突,亦称回避回避型冲突,例:左右为难、进退维谷。3趋避冲突,亦称接近回避型冲突,例:一些女孩喜欢吃糖果,但又担心发胖。4多重趋避冲突,亦称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这是对行动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于行动目的的品质。2意志的果断性,这是关于明辨是非,并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是深谋远虑与当机立断相结合的品质。3意志的坚韧性,这是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4意志的自制性,这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言行的品质。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动机的作用是:唤起个体的行为,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目标,维持、增强或减弱行为的强度。直接兴趣:是指对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兴趣。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多血质:活泼好动,如燕青将军;胆汁质:急躁冲动,如李逵、张飞;黏液质:稳重安静,如孙权、鲁肃;抑郁质:多愁善感,如林黛玉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任何绝对强烈的刺激,例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阵浓郁的气味。(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例如:讲课语气抑扬顿挫、做报告的人突然停止讲话。(4)刺激物的新异性,例如:新同学、新教师、新名词等(5)刺激作用的开始和终止,例如:故事的结尾,大学生活的结束等。(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例如:和谐的声音、优美的音乐、芳香的气味等2人的主观状态(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例如: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搞笑的电视节目等(2)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情绪状态。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1要有安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1)教室方面:教室周围的环境、教室内的布置(2)教师方面:教师的仪表和服饰要朴素大方、不要有多余的口头禅、多余的动作。2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新颖性、生动性。(2)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