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张霆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7期
如何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更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本人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阻碍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的因素
1地位的尴尬性:崇高的地位与公众不认可的现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都是社会给予教师崇高地位的肯定与认可。但现实生活中不尽然,教师行业不受喜欢,教师不受尊重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近几年的职业排行榜及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来看,教师行业不是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2使命的模糊性:浮躁的心态与党的要求不符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把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支出中教育所占比重逐年都在提升,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都提到教育地位的重要以及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由于经济浪潮的席卷,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日益加深,急功近利的思想越来越严重,教师也同样受到影响。尤其是公务员改革以后,面对公务员收入的增加,门槛的增高、地位的提升,教师地位在人们的内心逐步淡薄,教师浮躁的心态也随之加重。
3理想缺失的困惑感:个人认识的局限与党的远大理想不符
由于热衷于对物质方面的过分追求,而社会又不能给予满足,致使很多教师对人生理想失去信心,甚至于走入迷茫。这有悖于党的远大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4队伍错落: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不符
教师队伍人才荟萃,英模辈出,高学历、高层次名师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大批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师德不高、有的业务能力不强,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方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网络上流传“教师育人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这不是夸张,确实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何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对教书育人事业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既需要教师自强自立,也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