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2014年棉花、大豆退出政策收购,2015年油菜籽收储逐步实现市场化。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7年来收储价格首次下调,且大幅下调220~260元吨,至2000元吨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临储价格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2015年7月,农业部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显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农情,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的原则,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对于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应继续坚持最低收购价,但要改变价格刚性上调的市场预期,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弱化最低收购
f价政策“保收入”功能,减少农民增收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过度依赖,同时统筹运用好价格支持和补贴两个手段,保护农民利益。2小麦生产:土地流转引发生产变革,小麦品种结构矛盾凸显1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生产进一步规模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比2013年增长183,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全国共有23亿多农户承包了近133亿亩耕地,占农村集体耕地的928,签订承包合同221亿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6亿份全国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数超过341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9万家,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背后,是国内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现实,我国农业步入规模经营新常态。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