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6年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光明食品集团与荷兰合作银行联合发布,报告对未来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报告指出,经济“新常态”对食品行业带来一些结构性变化。比如,乳制品消费在总体放缓背景下,近年来高端产品异军突起;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化趋势和进口偏好明显,这个势头仍将持续。同时,伴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消费者更关注生活品质,健康饮品将成为未来主旋律之一。《报告》显示,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包括食品饮料企业,正在重新布局市场营销和销售资源,向中小城市发展;同时由线下转到线上,近年来大量垂直型食品电商迅速崛起。另外,由于下游格局变化,投资资本开始积极开辟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蓝海。报告中,具体指出了2016年中国食品产业的9大发展趋势,以下是全部内容:前言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长期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GDP总量先后超越意、英、法、德、日,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3年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之前的政府投资和出口驱动向国内消费驱动过渡,增速由高速区进入中高速区。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
f并不意味着经济收缩,其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持续进行的城市化、中产阶级的崛起、逐步成为消费主力的“千禧一代”、居民收入的预期增长,仍将持续推动食品消费的增长:持续进行中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快速推进。截至2014年,城市人口占比已达到54。根据政府目标,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60。由此可见,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区。持续进行中的城市化是推动中国居民购买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乳制品、肉类、水产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需求将持续得到支持。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经济增长,未来五年全国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长。而中产阶级崛起有利于中国向“消费型”经济的成功转型。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将得到有力的支撑。“千禧一代”及“二胎政策”放开:目前,“千禧一代”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30,正在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下一步,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将有利于改善中国整体的人口结构,新增人口将成为驱动食品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使健康食品、乳制品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Part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食品农业需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