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层交警的执法水平和公信力r
r
【将本文告诉QQMSN上的好友】r
作者:杨亚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57更新时间:2009423r
r
执法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中最大的实践,执法规范化问题是当前制约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队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环境的要求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执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民警执法素质和能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道路和谐、有序、安全、畅通,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公信力。r
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基层交通管理部门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四考”、“一口清”等教育活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基层交通管理部门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r
一、存在执法不作为问题。有的民警工作责任意识缺失,履行职责意识不强,执法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路面执勤民警发现了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等明显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去查处。有些无牌无证、超载的机动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不按规则行车,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据统计,存在明显违法行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发案概率要比其它车辆高。部分客车老板不关心乘客的安危,只关心经济利益,超员严重,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路面执勤民警查处后没有按规定对人员进行分流,而是罚款后放行,更有甚者,执勤民警充当车老板的保护伞,收取保护费后,对超员客车不查不问。全国通报的特大交通事故中,几乎每起事故都存在超员的违法行为,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超员客车一路走来,不知要遇到多少交警,而为何超员客车还能正常通行?确由此可见基层交警存在不作为是一种常见现象,部分民警把执法权力异化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充当部分运输企业、个体户保护伞。r
二、民警法律素质不高。有的民警基本法律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凭主观和经验办案,致使适用法律错误、定性不准等执法问题。笔者作为基层法制审核员,发现部分民警分不清违法条款、处罚条款,在处理时用了违反条款。有些人调侃说:路面执勤执法民警不需要多少文化,只要能认清人民币就可以了。有些路面执勤民警也自圆其说:我们不需要学交通法律法规,在执法中要按规定罚款、记分,处罚太重了,机动车驾驶人就会有反感,我们通常只罚款100元以下,驾驶人就能接受,至于采用何种违法行为处罚,或给不给处罚手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