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评估机制、课程管理、教材管理。●发展策略分为6个二级指标:学校现状、发展规划、校长管理、队伍建设、校本研修、评估制度。●教学研究分为6个二级指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活动创新、教材培训、考试研究。每个二级指标具体分为A、B两个等级标准。五、组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从2006年开始,采取自我评估和上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1教师教学评估由学校组织实施,每个学年至少一次。先由每一位教师根据评估标准进行自我等级评估,然后,学校(或学区)根据课堂观察、教研组(单轨学校、简易小学由学区学科组)、家长、学生评价意见,确定教师教学评估等级,最后,转换为分数对教师作出校级评价。教师“教学评估等级权重”表存入每位教师学期或当年业绩考核档案,作为教师任用、专业发展考核的重要依据。2学校教学评估由县级评估机构组织实施,每年一次,在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教师、学生、家长访谈的同时,重点进行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
2
f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把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学校作出综合评价,纳入学校年度教学评估档案,作为校长任用、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作为县域教学评估的第一手资料。3县域教学评估在各县(市、区)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分别由市、省两级教学评估机构组织实施。市级教学评估每两年一次,省级教学评估每四年一次,按评估规划,分年度进行。市级、省级评估规划重复时,可合并为一次,同时进行。六、方法程序省级教学评估的对象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坚持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整体评估的原则下,重点对不同地域,不同办学水平的小学、初中进行抽样实地考查。具体方法和程序如下:1按照省级教学评估规划,被评估县(市、区)要在省定评估时间两个月前填写《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教学评估报告书》中基本情况和自我评估总结,并报送文字稿三份,电子稿一份。2省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学校考察,课堂观察等途径实施。(1)听取被评估县(市、区)教育发展、宏观管理、发展策略、教学研究及学校教学评估结果的自查自评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2)根据县(市、区)提供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名单,采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评估组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不同地域、不同自评等级的中小学若干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