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第1页共5页
10目的
通过对显著的或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现不断的质量改进,使类似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再次发生和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活动和生产过程。
30术语
31纠正措施:为消除现有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产生的原因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纠正、原因分析措施和举一反三。3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33防错:为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及开发。
40职责
41体系管理部411负责公司内、外部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责任部门的确定及措施有效性的验证。412负责监控公司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的情况及收集各相关部门措施拟定的相应证据。41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包括二、三方审核)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责任部门的确定及措施有效性的验证,及验证结果的收集和汇总。42销售部421收集、整理顾客投诉和提供外部的质量信息反馈。43采购部431负责针对供应商质量不合格或不能按时交付时,所开出的《不合格评审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的传递。44相关各部门441负责依据本程序实施本单位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管理。442负责按月整理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信息,提交体系管理部。
f50业务过程图
业务过程图纠正预防措施出现的时机
开出纠正预防措施不合格评审
不合格原因分析拟定纠正预防措施
实施改进工作
效果确认
No
Yes
纠正预防措施的评价
相关记录归档
提交管理评审
持续改进
权责部门领导
表单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包括二、三方审核)相关部门
体系管理部
不合格评审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会议记录
体系管理部相关部门
责任部门
不合格评审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责任部门体系管理部
体系管理部
体系管理部
体系管理部
相关部门
f60业务过程描述
序号业务流程
工作内容或标准
11在公司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如: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和作业、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让步放行、内部外部的质量体系审核结果、顾客抱怨投诉或顾客退货产品、质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报告、顾客不满意度等信息进行分析。12可能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状况如下:a)当质量体系出现不合格项时;b)供应商的供货不合格或不能100%按时交付时(采购部负责向供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