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更快得到氢气,可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解析:粗锌与稀硫酸因易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此说法错误。34.浓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保存于无色的细口瓶中解析:因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于棕色的细口瓶中35.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解析:因硫酸易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硫酸银微溶物而影响溴元素的检验。36.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解析:苯酚溶液与少量稀溴水虽反应,但很难看到三溴苯酚沉淀,因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过量的苯酚中。37.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解析:干粉灭火器产生的是二氧化碳,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又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从而加剧了燃烧。38.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溶液飞溅现象时,应立即用水冷却解析:蒸发食盐溶液时出现飞溅现象时,用冷水冷却更易引起飞溅从而引发安全事故。39.在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在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加入乙醇除去其中的乙酸解析:因有机反应往往进行不彻底,且有副反应发生,故不能用此法。40.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以提高其氧化性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会氧化Cl,生成新的物质。为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
化性常用硫酸酸化。41.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解析:碘化钾与溴反应生成的碘,同样易溶于溴苯中无法得到纯净的溴苯。42.除去苯酚溶液中少量的甲苯,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解析:因苯酚也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从而无法达到除去甲苯的目的。43.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解析;若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则二者反应生成FeCl2。正确的配制FeCl3时,常将FeCl3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它的水解。4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是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的部分。解析:必须重新配制。45.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倒出解析: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正确的作法是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从而避免了相互污染。46.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解析:虽然二者有一定的沸点差异,但是水蒸气也易挥发,故正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