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评价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地评价,使评价这一体制贯穿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地纠正教师主观评价的偏差,有利于学校评价导向,激励功能的发挥,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六、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观评价教师实质上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实施课程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和开发课程,进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评价内容必须从课堂教学和教师素质两个方面着手,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师素养和业务水平可持续的发展。在评价教师工作业绩方面,学校已彻底抛弃过去的“唯分数论”,将更多精力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常规管理,开展了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实施对教师的评价。
f一是开学初开展了全校性的人人讲一节优质课活动。这一活动以组为单位,人人上阵,人人都参与评价,做到评价内容涉及面广,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效果。这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钻业务,学理论的热情。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针对教研日课堂上所展示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现在议论学生的少了;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多了,不思进取,敷衍了事的少了;积极参加进修学习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少了;遵循教育规律的多了,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少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随意拖堂和口头语不断减少,授课水平普遍提高。三是广泛展开讨论,确立了以教师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对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质量又是教师工作效果的直接反映。但是学生的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果从检查某一阶段教育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还有一个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是不能忽视的。无论学生发展得好还是差,都不是由教师的作用单方面所能完全左右的,它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教师的评价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