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导入

1、朗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二、经典释疑
(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劝
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
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
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
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2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疾”是疾病,“尝”是用舌头品尝。在古时候,治病下
药都是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
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这样父母既
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
引导: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
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
我们有没有发烧。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
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
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应该不分白天
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
(3)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过世后,子女常常悲伤哭泣,“咽”是指伤心到哭
不出声音来。古礼中规定父母过世后要守丧三年。自己的生
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
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守丧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
母教养的恩德,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孔子的
学生宰我曾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是不是太久了?”
孔子回答:“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
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因此为父母守丧
11
f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5)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恭敬。三、每课一字
静的本意是不争,不争则能“知足常乐”。《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安详宁静的学习环境,真正创建班级的“静心花园”需要依靠大家的努力。四、贤人故事1、仲由负米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非常孝敬父母,他因为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当家里没有米,他为了让父母吃到米,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