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赤字给税收带来的增收压力,议会通过了增税法案,使得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增加到3l%。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接受新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推行振兴美国经济的“综合经济发展计划”,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扭转了“里根经济学”片面强调供给的经济政策,实行一种把国家干预主义与市场自由主义结合起来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既强调需求,也不忽视供给的作用,是一种双管齐下的“供求并重”经济政策,主要是“供求并重”的财政政策。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供求并重”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重视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市场会失灵。市场失灵包括三方面:市场的不完全性、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如果政府能制定适当的政策并正确实施就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缺陷。另外,由罗默等人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指出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中具有广泛外溢性的各种创新活动、研究开发以及人力资本投资,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政府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也强调总供给管理,充分重视市场的活力。
4
f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缺陷也是普遍存在的。市场能够高效率地传递信息,并且存在良性的激励机制,如果将市场机制适当地引入经济领域就可能有效地避免政府行为的缺陷。
克林顿振兴美国经济的“综合经济发展计划”将削减赤字、平衡预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克林顿的平衡预算已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放任的保守的平衡预算政策,也不同于里根总统通过降低最高边际税率的减税政策来实现预算平衡的供给性政策,而是一种增税与减支并举的国家于预型的平衡预算政策。克林顿的增税,以提高最高边际税率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增加富人的税收。克林顿的减支,也不是简单的减支,而是在减支的同时,重视政府的作用,对支出进行结构调整,注重未来投资、对高科技投资、促进民间小企业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克林顿更重视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结果公平,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克林顿振兴经济计划明显地吸收了罗默等人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成果,注重政府调节经济的“质量”,鼓励和支持有利于人力资本、研究开发等具有广泛外溢性的各种创新活动的投资。总之,克林顿增税减支的国家干预型的平衡预算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重振美国经济,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克林顿一系列增税减支、鼓励民间投资和对未来投资的需求、供给并重的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资料显示,美国GDP增长率,199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