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化、具体化,强调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吻合《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有的试题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到了诗词中考查,使试题鲜活起来,如23题。5、死记硬背题目少,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水平。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能力、空间能力相对较差,而本次试题则是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水平的考查,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如9题:主要是考察纬度长度由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却通过一个人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走相同的距离位置在原来位置的哪里来考察。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暴露问题分析:
1、本次考试总分100分,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统计如下:
80分以上94班各分数段人数(人)94班各分数段人数所占比例()95班各分数段人数(人95班各分数段人数所占比例()474%81481%427778%46482392%6080分112157%60分以下387450%平均分4724
由图中数据可看出,分数在6080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多,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侧重于培优而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特别是忽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地理学习。从两类学生主要失分题目及出错率的对比可以看出,22、26、7、17题等理解性的内容,学生更容易出错,一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局限性,二是教师授课时没有做足够的强调或这些相关知识点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
2、缺乏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主要体现在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清,理解不透,记忆不够牢固。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透:如第17题,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对聚落的概念、民居的建筑形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导致失分。再如第7小题,在读出经纬度的基础上,考查地球上哪里有极昼极夜、阳光直射等问题,实际上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是考查五带的划分范围及
f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记忆不够牢固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界限及分布记忆不够牢固,且不能准确地落实在地图上,如第4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很多学生记成了本初子午线;33题的第(2)小题问的是:亚洲中部的哪里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年平均气温低10℃,如果学生能通过读图记起青藏高原的话,就不会写上其他答案了。
3、基本技能的掌握不扎实。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较弱,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较差等。部分学生不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到ABC的位置:如综合题第一题题中不同的经纬度图找个点的坐标,有些同学分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