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产品,切实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2.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310工程”,重点抓好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3大新兴产业和海洋钻采平台等10条产业链的培育。针对我市产业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率先突破3大新兴产业的重
511
f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做深做透产业链,促进其迅速提升水平、壮大发展规模,形成重点新兴产业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打造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3.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南通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基础,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力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大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9大现代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培育22家现代物流重点企业,推进28项重点物流项目,搭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体现南通区位优势及产业特色的规模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确立我市在长三角、华东乃至全国供应链中的节点地位,加快构建体现南通区域和产业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融资担保、科技和咨询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规模,提升质量,放大特色,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四)重点技术改造工程1.实施“五年千项”推进计划。围绕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产业链配套完善、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质量品牌创优、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产业转型升级、沿海开发等重点领域,每年组织实施2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五年实施10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通过高起点、持续化的技术改造投入,不断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质量整体水平。建立技术改造激励机制,定期评选一批技术改造先进企业和示范项目,进行授牌表彰,引导企业走创新型、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围绕100个亿元以上新开项目和100个亿元以上竣工项目,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调度、监测分析力度,逐步建立项目建设后评估制度,形成重点项目前期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