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历史学习从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其本质是追求学生的发展,手段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那么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才能让学生喜欢,从而很好地落实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呢?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惟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教案同时也要备学案。应为学生提供哪些课外阅读?什么情况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专题讲座、参观访问、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等。都要预先计划好,做到有备无患。备课过程中要本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大涉猎的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审美教育的原则。二、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转变教师角色,创建和谐课堂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新课标的本质是在“交往”中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平等对话、沟通,和学生合作共同讨论研究,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乱而“神”不乱,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价的,所以我们要调控好场面,
f真正做到“活”而不“乱”。“形”乱而“神”不乱,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与教师成为真正的朋友,使他们在学习上很轻松,不再“讨厌”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结出创造之果。
三、授课过程中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
四、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强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