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各国劳动者长期斗
(1)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如劳动就业争的目标。
中的某些关系。
(2)带薪年休假立法
(2)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如社会保险中的(3)职业安全与卫生立法。如美国1970年颁布了《职业
养老保险。
安全卫生法》,1977年颁布了《联邦矿山安全卫生法》。
1
f2
(4)最低工资立法。最低工资法是保障劳工基本生活的2现阶段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发展:
重要法律,也是工人争取生存条件的重要目标。美国1938(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
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中对最低工资做了规定。
(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原来只适用于国营
(5)社会保险法。(6)劳动合同立法(7)关于调整劳资企业的法规,逐步扩大到一切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的立法。
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等。
(8)前苏联的劳动立法。劳动立法的另一历史是俄国十(3)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为维护劳动者的各项基
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通过了第一部《苏俄劳动本权利,在最低工资、每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
法》,1922年重新制定了《苏俄劳动法典》,1970年废除生等方面建立了法定最低标准。
了1922年的法典,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劳动立(4)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社会保障改革过程
法纲要》。
中,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6各国劳动立法发展趋势(领会)
社会保险制度。
(1)世界各国均已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5)逐步普遍实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
(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与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的普遍实施,为稳定劳动关系、维护
(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
劳动力市场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
机构。
11分析说明旧中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
(5)为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时期的劳动立法(应用)
定了各项主要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第三章国际劳动立法(非重点)
(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的影响。自国1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广义和狭义)(识记)
际劳工组织成立以来,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加入了该组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形式)广义上主要包括:1国际劳工
织。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形式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组织的章程、公约及建议书。2联合国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