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2、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三教学准备橡皮条、钢尺、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四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如图1221所示,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二、弹簧测力计1、制作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3
f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三、观察微小物体形变1、P54中的小实验。2、高一教材中的平面镜、激光器演示。五小结六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2、练习册附:课后总结
第三节
重力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的产生;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