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2、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提起一桶水。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2学生用图12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6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7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类效果。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
f三、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四、力的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