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本实验室采用BASO公司的商品化试剂瑞姬染色液,保证了染料的质量。2染色效果分析:21可接受的染色情况:血膜外观呈淡粉红色或琥珀色。显微镜下,成熟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胞质中颗粒清楚,并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色彩,细胞核染紫红色,核染色质结构清楚。22染色偏酸:红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颗粒偏红,白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着色。23染色偏碱: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深暗;嗜酸粒细胞可染成暗褐色,甚至紫黑色或蓝色;中性颗粒偏粗,染成紫黑色。3染色过深、过浅的处理31染色过深、过浅与血涂片中细胞数量、血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pH值密切相关。对于重要的标本可采用先试染的方法,根据试染效果调节第二次染色方式。32纠正染色过深可缩短染色时间或稀释染液。33纠正染色过浅可延长染色时间。34如果标本片有限出现了染色过深、过浅的情况,可用如下办法挽救:染色过深可加少量缓冲液覆盖血膜部分褪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褪色情况及时终止。染色过浅可重加染色液和缓冲液复染,也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及时终止。二、分类计数的质量控制:1需分类的外周血有核细胞
外周血可见多种有核细胞。常见的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异常情况下,可有各种幼稚细胞和异常细胞。2血涂片检查步骤21血涂片显微镜检查211首先在低倍镜下(10倍~40倍)进行浏览,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和细胞分布情况。然后,在100倍油镜下,观察细胞浆内的颗粒和核分叶情况。212检查从约50%的红细胞互相重叠区域开始,向红细胞完全散开的区域推移。血涂片较薄的区域,呈羽毛状,为“血片边缘”。213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为血涂片分类“可接受”区域。当白细胞总数正常时,在血涂片尾部和边缘,每油镜视野所见的白细胞数量不超过血涂片体部的2~3倍。214除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的数量不超过白细胞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在结果报告中,应设其他栏,以备填写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并作适当描述。22计数方法221采用“城垛式”方法检查血涂片(图1)。每个明确识别的细胞必须归入下列分类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其他有核细胞(除有核红细胞外)。能明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