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1…
4、拓展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做)
()406132603
说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题,让学生体会解题中常用的基本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题目中领略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说明:让学生自主交流,对思维方法的学习,解题步骤的掌握等作全面的回顾与总结。达到梳理知识,反思解题思路、方法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说明
《用符号表示数》是五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既有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有提高的部分,同时,还为后面的方程学习打基础的。因此,用“猜一猜”来激趣导入,让学生在大胆的猜测中复习旧知。接着引入用符号表示数,一方面呈现时比较自然,另一方面,对方程意识的渗透也较为及时。
在探究活动时,通过学生想想、议议,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
3
f题:“(1)●、□、△、★各表示什么数?(2)怎样解答这些数?(3)你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交流探究的结果。其中的加减法关系式和乘除法关系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书写解题的过程,时时处处为后面学习解方程作准备。而竖式中未知数的求得,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真正能力。
练习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1、2题,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而且,可以建议学生书写解题的过程,说说解题的依据。第3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完成。第4题,属于拓展提高题,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
最后的课堂总结,仍采用自主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学生们已达成共识的知识,学生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举一反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2(1)小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小数的性质。2、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环保意识。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
4
f1、小数点移动。2、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用具准备
配套教与学平台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学生独立完成
(1)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数:
625800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