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符号表示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2、复习求解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复习、探究交流的过程,感受复习的一些策
略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
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性,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符号与数字一样可以参与各种运算。2、通过寻找规律来得出在这个数列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数。教学用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1、猜一猜,每个算式中吃掉的是几?
(同桌交流)
73101
162—53
23×115
32÷8
2、吃掉的数字,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73●101
162—△53
23×★115
32÷□8
3、揭示课题:用符号表示数说明: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唤起对旧知的记忆。同时,再引出“用符号表示数”,为后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作准备。这样导入新课比较自然。
二、探究新知
1
f1、让生想想、议议:
73●101
162—△53
23×★115
32÷□8
2、质疑:(1)●、□、△、★各表示什么数?
(2)怎样解答这些数?
(3)你的依据是什么?
3、交流:加减法关系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板书)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乘除法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小结:在解答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时,符号与数字一
样参与各种运算,并利用加减法关系及乘除法关系进行。
5、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字?
(思考:在竖式中出现未知数怎么办?)
25
▲
23
×▲
+2▲
×▲7
150
38
621
(学生尝试练习后,交流。)说明:让学生通过想想、议议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数,要求学生能知道求算式中的未知数的方法是利用加减法关系和乘除法关系。求竖式中的未知数,采用先尝试练习,后大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其主要目的都是渗透方程意识,为后面学习解方程打好基础。
三、巩固练习1、各式中的()代表几?26()=1279
()=
15×()=105()=
2
f()+()72
()÷711
()
()
2、计算
175825157157
(学生独立完成,建议学生尝试着书写解题过程。)
3、找规律:(小组讨论,交流)
1357▲1113▲1719…;
3691215●212427…
1491625★4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