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狭义教育(学校教育)(P26):它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2、教育学定义(P1):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教育的本质特点(P16):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4、教育的起源(P14):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判断)5、掌握教育史上一些教育事件(P4、5判断):(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2)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章:1、人的发展的定义(P28):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ppt:(1)遗传生理前提(2)环境外部条件(3)教育主导(4)个体主观能动性动力3、人的发展规律性p33: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第三章: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P54):(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的经济功能(P57):(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判断题第四章:1、教育目的(狭义)的定义(P8387):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是由人提出来的,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却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2、我国现时的教育目的(P101)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