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目前的发展状况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如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抵押制度和抵押担保保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增大。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变得非常紧迫,与此同时金融的竞争加剧,金融产品种类贫乏,住房市场巨大的资金需求都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与上面所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证券化的特殊动力机制以及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特点,又决定了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算是个“早产儿”,需要适宜的发展条件和努力试探。“建元20051份额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国内首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这是以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的,从此开创了国内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先河。接下来我国就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的摸索着,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断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促使社会的稳定、进步作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早产儿”,我国存在着许多市场上的、体制上的、现实的以及法律上的问题,从而会制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1房地产市场的产权关系尚未理顺制约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明晰的房产权是进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基础,也是进行贷款证券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产权形式大多尚未理顺。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建设与出售给居民的准商品房,其中政府有土地、政策上的投入,因而享有部分产权。由于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者所占的产权比重很难界定,这就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上的房屋产权处于不完整状态。这样,在违约情况下处理房屋以保护贷款人相关利益的基本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这种产权不明晰的情况长期存在,会间接影响到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需求。2发起人实施证券化的动机不强烈制约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虽然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均向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提交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案,其他商业银行都没有积极实施证券化的意向。通过风险和收益的分析会发现,我国银行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力不足。3住房抵押贷款信贷资产的规模会制约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作为银行向居民个人发放的贷款中最适合证券化的资产之一的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大体上是近年开办的新业务,是在银行商业化运作的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