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纸条。教学过程:一、活动铺垫,认识数对1、师:上课了,老师站在了讲台中央,我这是描述了自己的什么?生:老师的位置。(师板书:位置)师:以刚才回答问题的这位同学为例,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谁能帮他介绍一下位置?生1:从左数第5排,从前数第4个。生2:从右数第2组,从后数第3个。……师:同学们讲的“排”、“组”指的是什么?第4个、第3个又是什么意思?生1:竖着看为一排,横着看从前往后数是第4个(学生边指边说)。
4
f
生2:这样竖着看是一组,横着看从后往前数第3个。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一竖排称作一列,把一横排称作一行。(板书:列行)师:这位同学的位置一定,却有不同的说法,一一解释很不方便,这就需要表示位置时有一个统一标准。通常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师板书:从左往右、从前往后)那么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我们的座次哪是一列?哪是一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现在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再请第4行的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了两次?这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如果再请第3列和第2行的同学起立,谁又会站两次?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3列,又站在第2行。)师:按这样的列、行排列规则,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呢?生:他坐在第5列第4行。评析:由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位置,说法不一,感到不便,这时介绍行、列的规定,自然巧妙,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2、师出示情境图:师:去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其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瞧,他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你是怎样确定的?
5
f
生:从左数第一竖排是第一列,从前数第一横排是第一行。(学生上台边指边介绍)师:谁能说出小强的位置?小亮的呢?生1:小强站在第3列第2行。(师板书)生2:小刚站在第2列第4行。(师板书)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1、师:如果用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小战士,刚才的队列图就可以用这样的点子图来表示。你认为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这样表示更简单了。生2:这样比刚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数出了几行几列。生3:……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小亮在第4列第3行,你能找到他吗?(生上台按要求分别指出各自的位置)同学们能说出其它几位同学的位置吗?谁愿意上台帮老师做一下记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