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1
f
五年级下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讲:重叠之美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数学中的重叠之妙教学目标:1、2、欣赏文学中的重叠美,探索数学中重叠的奥秘。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在重叠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为什么在新房门窗上贴着的红色“喜”字,不写“喜”而一定写成“”?中国民间风俗很讲究成双成对,文学里也有“双声”“叠韵”等说法。介绍: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就有这样两幅对联。其中之一是: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另一处则见于孤山中山公园的一座方亭,横匾题“西湖天下景”五个大字,亭柱上悬挂一副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据说此联同近代名人康有为有密切关系。西湖的山山水水,处处明媚秀丽。这两幅对联写出了人们对杭州与西湖山水的共同感受,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在你以往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重叠之美?学生举例。
2
f
二、数学中的重叠之妙不过,联语的叠字毕竟有限,我们能否把重叠之美推向无限?这就必须借助数学的力量了。出发点是极其简单的:3×412接下去,可以写出第二式:33×341122“重叠”之妙开始露头了,好比从“喜”字写成了“”字。明眼人当然会想到可能有第三式、第四式,指名学生试说。(333×334111222,3333×333411112222)计算验证。经过计算,它们居然也是对的。于是,大胆的人又会猜测下面的无穷无尽的等式也是成立的:33……3×33……3411……122……2这个等式中的第一个乘数由
个3组成,第二个乘数由(
1)个3与1个4组成,积由
个1和
个2组成。事情真是如此!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并汇报。
3
f
第二讲
数对
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方格纸、写有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