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标志(如石膏条等),观测后应绘制详图,画出裂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编号。必要时应对裂缝照相。裂缝宽度可用刻度放大镜观测。7观测仪器及工具
⑴仪器采用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⑵标尺采用3米铟瓦条码水准标尺。⑶尺承用5公斤重的铸铁尺垫。8.观测要点水准基点的设置: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测量宜采用精密水平仪及钢水准尺,对第一观测对象宜固定测量工具
4
f和固定测时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测量精度宜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
宜低于03m。观测时应登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具体建筑确定。在基
坑较深时,可考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9资料整理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的一部分。(1)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和其逐次沉降量(沉降观测成果表)。(2)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延续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每一观测点均应绘制曲线图)。(3)计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对弯曲和相对倾斜值。(4)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和构造图,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5)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或技术总结。10组织安排
沉降变形观测要求不间断、连续、按时周期观测。要做到:“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确保观测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以上便是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报价要点和实施方案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5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