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即以差概好和以好概差。
(2)逻辑误差是在对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属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其中某一属性肯定的评价而产生的对另一属性肯定的评价。逻辑误差与晕轮效应不同。晕轮效应是评价人由对某人总体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所产生的对被评人某一属性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逻辑误差则是评价人对被评人某一属性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所产生的对另一属性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7、常模参照测验与准则参照测验
第1页共11页
f常模参照测验:所谓常模就是测验团体的平均水平。常模参照测验以鉴别、区分学生为目的,依据反映个别差异的实际分数分布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个人成绩以个体在团体内所处的相对位置来说明。因此,个人成绩不仅依赖于个人努力,还取决于团体内他人的表现。常模参照测验的基本假设是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用在测验上的常模参照量表有标准分数,百分位分数。
准则参照测验:所谓准则,就是独立于测验的一套外在的预先规定的某种标准。准则参照测验以学生对各项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数量或百分比来判断学生的成绩好坏。准则参照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以学生的数量和程度来表示。而学习的数量与程度只有与预先规定的标准比较才具有确定的意义。
8、行政性评价与专业性评价
英国学者对教师评价给出了“行政性评价”与“专业性评价”两种概念。其实,这与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一致的。
第一,终结性的评价。这一评价通常是用于作出有关教师聘任、提升及增薪这类人事决策的。在这一意义上,
它用于教学效能的核定,它的特点是以管理人员为主导。
第二,形成性的评价。这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教师的职业发展。在这一意义上,评价提供教师优缺点、长
短处的信息,使学校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他们发展,这一评价的特点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导向的。
9、指标与概括性问题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作为一种评价的准则,指标用外在的行为反映内在的思想,用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用小问题说明大问题。概括性问题是针对评价者所关心的方面,不针对具体的行为,强调整体认知,用一系列较为抽象和概括的问题作为评价准则。这种问题类似于日常调查提纲,但同样起到规范评价内容的作用。如在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中,涉及到评价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由评价者去调查、收集信息。本校培养何种人才种类,规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