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师的有效教学叶希勇益才高中
摘要:本文从转变课堂教学观、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及如何实施有效课堂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做了浅析。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而组织实施的。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如何实现呢?一、转变课堂教学观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目前大多数教师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念仍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或受训对象,很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提倡的是“发展能力”、“端正态度”和“教书育人”的教学观希望教师采取互动培育式的教学取向。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建立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观。二、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即备课。具体应做到:1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在备课时要注意研究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方面。2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视角,激发求知热情。传统备课往往注重备教材、备学生,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学内容;而有效备课更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的热情去备课。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壁”一节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设计:(1)通过课前布置的验证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用煮过的和未煮过的玉米作对比,比
f较胚的着色情况,初步得出什么结论。(2)通过阅读有关细胞膜的材料,重点根据膜的结构示意图准确描述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根据一定条件下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