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理特点。小儿病因,以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情志、意外和其他因素亦值得注意。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请灵,易趋康复。发病容易:是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加上胎产禀赋因素,故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如小儿卫外机能未固,寒温不能自调,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所以感冒、时行病、咳嗽、肺炎等病证最为常见。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因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容易引起饮食停滞,产生疳证、食积、泄泻诸症。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如小儿偶患感冒,可迅速转变为肺气闭塞的喘嗽证,若患儿体弱或失于治疗,瞬即又可出现正气虚衰、邪陷心阳的危候。以上说明小儿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很快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并见证候。又如小儿患风寒外束的表寒证,可郁而化热,出现高热抽搐等风火相煽的热证,故有“脏腑柔弱,易寒易热”之说。7.解释“稚阴稚阳”“纯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含义。、、、“稚阴稚阳”“稚”是幼稚、幼小、不完善、不健全、不成熟的意思。:“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也包括脏腑、筋骨、脑髓、血脉等有形物质。“稚阴”指的是小儿肌肤、脏腑、筋骨、
f精髓、血脉、津液等皆未充实和完善。“稚阳”的“阳”指的是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阳”指的是脏腑功能均属幼稚不足和不稳定状态。“稚阴稚阳”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美的。“纯阳之体”“纯阳”是指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因为阳主升发,以阳为用,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是有阳无阴或阳气偏盛。“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曰“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小儿脏腑娇嫩,:感受病邪,每易邪气枭张而出现壮热,因火热炽盛,损耗真阴,筋脉失养,而出现惊搐、角弓反张等证,或因高热引动肝风而抽搐,这便是肝常有余的基本含义。8.“稚阴稚阳”的表现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稚阴稚阳”和“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