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整个过程是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5课程内容
答课程内容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及相应课程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生经验中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
6课程组织
答课程组织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选择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课程要素形成合力以实现课程目标。
7课程计划
答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既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依据。
8课程标准
答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等。
9教材
答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教学内容的用书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10课程实施
答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历程。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其核心是教学工作。
11课程评价
答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以一定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实施及学生学习结果等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03简答题
1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因是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2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4教师的培训。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2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f答课程类型划分有不同标准
1根据课程内容属性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根据课程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
3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不同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根据学习要求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根据课程影响人的方式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课程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r